近期,我国各地接连爆发的新冠疫情牵动人心。
整个7月,江苏、湖南、北京、重庆、辽宁、福建、四川、云南等十余个省市均报告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面对传播速度快、传播能力强的德尔塔病毒,这个暑期,我们应当如何防范?
7月3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各位专家给出建议。
划重点!个人防护有三点!
一、别扎堆:非必要不流动
现在正逢暑期旅游旺季,各地区人员流动量大、聚集性强,这些特性都易于成为新冠疫情传播的加速器和扩大器。
而导致本轮疫情来势汹汹,究其原因也主要是毒性更强的变异病毒和暑期大规模人员流动叠加在一起。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发布会上强调,此次南京疫情短期内还会有继续向其他地区扩散的风险。
因此,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大家及时做好疫情防护尤为重要。
而在暑期出行方面,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给出建议,以下四种情况,出行务必谨慎:
一是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取消外出旅行。
二是其他地区的人员出行前要认真查询旅行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状态,要暂缓前去高、中风险地区旅行。
三是无论到哪里旅行,都要做好个人预防,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和减少到室内人员拥挤的场所。在室外活动,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四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特别是那些尚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或者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但还没有满14天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尽量不去外地旅行。
二、别偷懒:勤洗手戴口罩
德尔塔病毒来势汹汹,它的传播甚至改写了以往对“密接者”的定义。
但据冯子健研究员介绍:虽然这个病毒的传播能力显著增强,但它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意味着我们以往“戴口罩+勤洗手+保距离”的个人防护方法仍然奏效。
因此,我们需继续保持随身携带口罩的习惯,尤其是前往公共场所,特别是进入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空间时,一定要佩戴口罩。
不过,与其他三个季节不同,夏季带口罩需注意两个方面:
勤换:多备几个口罩,夏季建议1至2小时换一次口罩;
勿湿:口罩一旦被汗浸湿就要更换,否则无法有效预防新冠病毒。
此外,对于经常出行的人来说,还请牢记:常洗手,遵守“1米线”规定,做好清洁消毒。
三、别侥幸:疫苗仍然有效
在此次疫情来临之前,很多人将接种过的新冠疫苗当做“防病金钟罩”,但此次南京疫情中,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德尔塔病毒情况的出现,让大家乱了阵脚。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疫苗失去防护效力呢?
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介绍:
从目前全球的情况来看,出现打疫苗以后又被感染,这叫做突破病例,它是一种常态,并不是例外。
临床数据显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能百分之百预防感染,但是总的判断,目前各种变异株仍然是在现有疫苗可控范围之内。
而在此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南京本轮疫情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都接种过疫苗。
对于这些接种过疫苗的病例,总体上症状都比较轻,转为重型病例的几率明显较低,病程也比较短。说明疫苗接种仍具有保护作用。
注意:
与以往情况不同,在此次南京疫情中,被“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早期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或者轻度的肌肉酸痛,症状非常不典型。
而这也直接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对此,冯子健研究员建议:大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一旦有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就医。如有与高风险人员接触和到高中风险地区旅行的经历,要提醒医生。
疫情防控不容松懈!
不扎堆、不懒惰、不侥幸!
毕竟我们并不具备“肉眼鉴毒”的能力,
唯有严防死守!
防疫,我们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