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介绍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时72学时,总学分4分。通过本课程下学习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设计、色彩构成、材料艺术、设计要素和设计常见误区以及设计风格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设计审美和设计控制力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基本知识及著名景观设计作品及发展历史与趋势;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不同层次的景观设计任务与实训内涵,以及设计原则与方法、评价标准与指标;通过设计实践,要求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内容及表达,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尤其是常见的广场设计、公园景观设计等景观设计类型的专题设计能力。
(二)设计要求
以“共享·印象”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创作,要求景观空间兼顾实用及美观要求,注重生态性原则,鼓励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及思想景观墙围边界造型不限、风格不限,表现手段不限(可用计算机制作或手绘绘制等),要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流线顺畅、尺度适宜、注重创意和制图规范,有相应的文字标注及主要尺寸的标注。
(三)教学成果
涅槃——校园广场改造与提升
作者:李娆、徐畅、黄瑄
设计说明:该项目为江西工程学院校园景观改造,本项目主要改造黑操场设计。场地的设计在使用元素上采用了圆,将每块场地划分成圆形,增加场地在视觉效果上的层次性和丰富性,最大程度地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在功能划分时,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划分,有提供给大学生创业的小摊位,在校园内形成一个小型的夜市场,可以带动人流量的增加,同时还设置了健身场地,文艺活动区提供给社团活动的需求,可增加整个场地的氛围,让整个场地增加青春的气息,以及学习交流的大草坪和文化宣传栏,能够很好地促进校园的学习氛围。
二。
觅趣——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作者:李红君、曾丽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出一个能够满足服务基本需要的休闲、娱乐、社交的生活环境。在这次的设计中,共分为8大功能区,分别是入口区;学习区;阅读区;喷泉区和观赏区;娱乐区;垂钓区;休闲区。通过不同的功能区满足学生对功能的需求,将基础的服务型设施和观赏性设施与自然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此来烘托欢乐的空间氛围。重视人文关怀,希望所设计的场地最终达到宽慰人的内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得以放松。
三。
润心湖——改造设计
作者:余隆鑫、袁庆、吴徐晨
设计说明:这次设计主要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该湖正对着教师公寓,对于教师们来说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望向窗外,有一片好的风景是很重要的,在闲暇之余也可在湖边散心,愉悦身心。对于学生来说校园中有一片风景,是一个打发时间打卡的好去处,也极大意义上美化了校园。在植物的配置上主要植物有荷叶与香樟,清晨,场景中处处弥漫了雾气,加上植物的衬托,阳光的照射,使得这片场地宛如仙境!给来此的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和全身心的放松,体现了景观生态和人与自然的相互交融。
四、
名称:五感境生——巢湖市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孔超
设计说明:此方案从五感系统——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方位角度出发,融入治愈性景观营造理论与方式,以及历史脉搏。借此来改造疫情新阶段的生态环境增加人与自然互动融合,给人营造舒缓心情,疗愈养生的景观空间。整体布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区域划分,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环境来进行合理规划。
小组成员:孔超、刘涛、杨云斌、郑宇欣、黄卿云、陈宏霖
模型:
五、
名称:无界愉景——湖南省长沙市空中花园设计
作者:陈雯琪
设计说明:“无界”意为没有边界,“愉景”意为愉快的景象,将年轻使用群的需求融入空中花园设计中,在遵循空间协调、合理利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围绕“愉景”这个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并将花园中的互动景观设施串联遍及整个场地,从而实现吸引人流,提升年轻人户外游玩品质的发展愿景。
小组成员:陈雯琪、李银凤、徐惠婷、肖锦莲、张永翠
六、
名称:循路寻忆——青岛市中山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崔晓倩
设计理念:追随“五月的风”,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向人们展示城市的历史足迹,蕴含着向上的浓厚意蕴,寻找历史回忆纪念革命先辈,彰显民族力量,充满现代气息,设计围绕设计元素展示在大面积草坪及水体路网中,打造一个兼具功能性、艺术性、生态性、统一性的城市公园。
模型:
小组成员:崔晓倩、孙淑敏、黎诗雯、王艳、腾旭超、单林杰
七、
名称:可持续化——东莞市滨海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胡瑛
设计说明:滨海绿地公园景观设计采用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来展现狮子洋的文化,对规划用地进行合理的绿色有机设计,从而改善生态与景观的缺乏,提高规划用地的绿化覆盖率,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与科学的娱乐活动景观场所。
小组成员:李春艳、 王鸿利、 侯丽君、 胡瑛、 胥阳昀
模型:
八、
名称:万人畅游天池掠影青岛市滨海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马舒畅
设计说明:以全民健身为主题开展了多种运动场地,感受人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浮于海成为当代快节奏生活下的慰藉,滨海公园中的亲水设施令人更好地感受到大海的魅力,发挥自然疗愈作用,净化心灵,人与海产生的磁场久久绵长。
模型小组成员:马舒畅、李秀琪、黄文钰、董乔依、夏立辉
九。
名称:海曲拾忆——基于日照市海曲公园现状问题的改造设计。
作者:李秀琪
设计说明:海曲公园作为日照市第一个开放式综合性娱乐公园,承载着很多人的回忆,葱茏洇润是指使公园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保持公园原有的特色下,塑造一个以茶文化为主题,兼顾自然且有文化氛围又能休闲、娱乐的公共户外场所。
模型小组成员:马舒畅、李秀琪、黄文钰、董乔依、夏立辉。
十。
名称:清音雅座杭州市拱墅区小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董乔依
设计说明:该方案是基于凌云枝密户盈罗绮的设计理念,使用杭州西湖中的银杏元素以及丝绸元素,融合丝绸的形态到森林公园,柔和交错的空间边界,自然的空间流线,塑造场地记忆点。
十一月。
名称:呈风慢慢-珠海市滨海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李小瑜
设计说明:以“风”为核心语义,将慢节奏与浪漫生活进行景观语言转译和构建,根据休闲旅游资源的现状与不同人群的需求,对休闲空间进行重构,从而焕发珠海活力。以此作为珠海与港珠澳之间联系的纽带,实现共兴、共享、共建的目标。
模型小组成员:李小瑜、 刘小丽、 郭宇婷、 邹锐玲、 李翠玲、 赵旭玲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