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未来——2024届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展(一)

发布者:抱石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24-05-16浏览次数:14

       身处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都在不断探索与重构未来的可能性。本次展览的主题“重构未来”正是对这一探索的生动诠释。旨在通过毕业生们的作品,探讨与呈现对未来世界的创新构想与前瞻思考。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作品中展现了未来生活空间的多样性与可持续性。他们通过对材料的创新应用、空间的合理布局以及生态理念的融入,构建出一个既符合人类居住需求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世界。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毕业生们对环保理念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们在设计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本次线上展览的举办,不仅为毕业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未来设计趋势的窗口。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激发更多人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探索,共同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创意与想象力的世界,感受毕业生们对未来世界的无限憧憬与追求。在“重构未来”的旅程中,我们期待与您共同见证设计的力量与美好。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竹编文化在餐厅空间中应用

作者姓名:陈小康

指导老师:崔文文

设计说明:本作品从深入的弘扬、继承传统文化出发,以“竹编文化”为核心,着力营造出一种有文化气息的饮食环境。餐厅能够在室内设计中融入竹子文化的独特元素,在室内添加富有竹子特征的装饰,从而让用餐的人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竹子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意义。通过活化周围的经济、人力等资源,给消费者带来有趣的竹编文化体验,并给消费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竹编文化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样的感受,包括手工制作,装饰摆设等。餐厅能够在设计中融入竹编文化的独特元素,在室内添加富有竹编文化特征的装饰此外,还将致力于提高顾客对竹编文化的认知,并将其作为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餐厅空间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文化从而对这项文化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壮锦化在餐厅空间当中的设计与应

作者姓名:郭宇婷

指导老师:崔文文

设计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吃穿住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元素应用到餐厅空间设计中,一个独特而有艺术的餐厅环境可以从众多竞争当中脱引而出,不但吸引更多的顾客还可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性,同时也为非遗文化在现代化社会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赣州畲族文化在民宿空间中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姓名:胡雪颖

指导老师:崔文文

设计说明:本方案为畲族民宿空间设计面积为494.1平方

米,该项目位置定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七里古镇内,民宿该位置距离赣州市区很近,交通便利,,主要人群有旅游度假的、约拍摄影的、采风取景的等。设计上为更好的与畲族文化相结合,秉承着地域性、体验性、创新性的原则。项目一共有12个空间主要空间是客房、客厅、餐厅。娱乐区有儿童区、棋牌室休闲区有茶室、露台。家具的选择以简约、舒适为主布局上保谐调和统一感,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分区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在灯光设计方面,采用暖色调的灯光可以增加室内的温暖度和舒适感。整个民宿空间以木色作为主题色,白色是为墙面色,白色和原木色体现空间的简洁与自然。色彩与材料质感的结合,能够给民宿设计带来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效果。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民族互嵌式社区活动中心设计——以丽江义尚社区为例

作者姓名:刘旭

指导老师:崔文文

设计说明:

本案为丽江市大研街道义尚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更新改造设计,在建筑形式上采用汉族与纳西族共同的传统建筑形式——三坊一照壁。但在沿用传统元素的同时,采用一些现在新型材料替换传统材料,使得建筑本身更具有现代感,在融入丽江古城的同时也保持了独特感,既能和谐融入周围环境,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颖而出,给居民和游客眼前一亮的感觉。在设计过程中,对三坊一照壁的建筑形式进行衍变,拉高整体高度,将正房的高度增加到三层,同时将厢房设置为传统的两层,去掉南面厢房的屋顶设置成露台。整体设计将纳西族文化与汉族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既体现了汉族的特色,又展示了纳西族的东巴文化。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新消费时代背景下的书店空间设计

作者姓名:魏坤振

指导老师:崔文文

设计说明:

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内,创造性的将新消费文化带入书店空间当中。通过数字经济的热度摆脱实体书店空间当前的经营窘境,空间成为实体书店的核心资源,既有消费属性又有公共属性,成为文化基础设施。在新消费文化的极速发展下,太多实体企业都被取代,包括书店空间,目前实体书店的发展前景一片黑暗。实体书店往往因为没有自身特色和电子书的出现导致无人光顾。此案例的优点就是实体书店与互联网相联合,成为一种线上+线下的模式,吸引顾客前来打卡体验,同时也让已经被吸引的读者为书店宣传。基于适合的舒适性,顾客可以体会到家的感觉,进而提升书店的客流量及口碑的保证。为其他实体书店做出榜样,带动实体书店发展同时也促进新消费文化的繁荣。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禅文化在茶室空间中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姓名:徐佩佩

指导老师:崔文文

设计说明:设计旨在将禅文化融入空间,以创造一个促进内心平静与启发的环境。简洁的极简主义风格和自然元素共同营造出清净、宁静的氛围,让人们摆脱喧嚣,找到内心的安宁。空间布局注重舒适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强调功能性与美学的完美结合,不仅提供实用的生活场所,也提供心灵的滋养与启发。

自然元素如植物、水景等被巧妙地融入设计中,呼应禅宗强调的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空间中的艺术装饰和细节设计也体现了禅文化的内涵,如禅宗经典的字画、石头、竹子等元素,以及简约而精致的茶具和茶道艺术。

空间的布局考虑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创造了一个灵活多变、通透明亮的环境。茶室的设计更是以心灵体验为中心,通过茶道仪式、舒适的座椅和安静的氛围,让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感受禅意生活的真谛。

生活照一张: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住宅小区架空层改造设计——以宜春市上高花园为例

作者姓名:黄林

指导老师:黄依妮

设计说明:

准备把上高花园小区打造一个多元化、功能丰富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公共空间。休闲交流空间力求为居民提供一个能够自由交流、放松心情的场所在空间布局上,运用了线条和色块,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还特别设置了休息区和阅读区,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休闲需求。

接下来是儿童游乐空间考虑到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这个区域融入了丰富的游乐设施和色彩元素滑梯、秋千、沙池等设施的设置,既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又能够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同时,还注重了空间的安全性,采用防滑材料和软质包边,特意设置了家长看护区。

最后是运动健身空间的设计。这个区域以满足居民的日常健身需求为出发点,配置了各类运动器材和设施。跑步机、哑铃、瑜伽垫等设备的引入,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运动选择确保居民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享受到舒适的环境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陕西皮影文化体验馆设计

作者姓名:黎芳英

指导老师:黄依妮

设计说明:体验空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场所,皮影文化体验馆为皮影文化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支撑。本方案注重人的体验和感受,旨在通过多元的互动体验形式来展现陕西皮影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空间布局上,体验馆采用了分阶段引导的参观模式,将参观者从对皮影戏的基础认识逐步引入到对其艺术深度的探索。展示区域简要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和基本知识,为后续的体验打下基础。随后,参观者将进入制作体验区和演绎区,让人们在实际体验中加深认知,感受皮影戏的魅力。在室内装饰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使用皮影元素来进行软装布置,例如运用于天花吊顶、灯具、墙面装饰等,美化室内空间,营造特色文化主题。空间的主色调也采用皮影人物常用五色中的红色,增强视觉冲击力,让皮影更生动。本设计不仅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更通过多元的体验形式来提升参观者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为皮影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中国剪纸艺术在民宿空间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杨稳蒨

指导老师:黄依妮

设计说明本项目以“中国剪纸艺术在民俗空间中的应用”为设计灵感,打造了一家集住宿、休闲、餐饮、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民宿。整体设计采用红白色调为主导,营造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室内空间布局灵活,既满足了客人日常居住的需求,又提供了充足的休闲空间。餐饮区域的设计尤为用心,我们将剪纸艺术与餐桌布置相结合,让每一位客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增强客人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我们还特别设置了剪纸艺术工作坊。在这里,客人可以在专业指导下,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亲身感受剪纸艺术的乐趣。

我们致力于为客人提供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的住宿环境,让他们在享受现代舒适设施的同时,也能深刻领略到中国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作品展示

品名称: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婺源武营广场景观设计

作者姓名:余隆鑫

指导老师:黄依妮

设计说明:基于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对婺源武营广场进行微更新设计。整个场地长91米宽57米,总面积为5187平方米。方案设计中着重体现文化性、人性化、参与性,致力于微更新设计出一个人们认同的广场景观空间。

首先以场地中的钟鼓楼作为重心提取其中的钟和鼓的元素,以它们所发出的声波弧线作为设计语言,将鼓声钟声传播的路径作为故事线,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其次将整个场地依次分为文化、旅游、商业三个板块,三个板块对应了婺源县的发展过程,另外进行细化分区针对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最后添加大量互动设施,提高人们的参与性使大家都有参与感,一定程度上调动游客积极性,激发区域活力

城市化的过程中,源县经过不断改造丢失了原本面貌,本方案通过对武营广场的微更新,不仅保留了城市特色而且解决了场地问题提高了城市效率。广场位于城市群的中央与高楼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人们的遐想。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基于地域文化下的平阳鸣山村入口广场景观设计

作者姓名:周甲鑫

指导老师:黄依妮

设计说明: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游览、休闲需求,近年来,昆阳镇鸣山村围绕“千年古村·诗画鸣山”这一主题,以塘河田园风情示范带为基础,充分运用“古村+非遗”“文化+旅游”模式,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做足“古色、绿色、金色” 三色文章,积极开展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工作。

本次设计位于浙江温州市平阳县的鸣山村。鸣山村随着国家建设,许多问题也逐一浮现,首先是人流量逐渐变多而道路却显得十分拥挤,且还未展示出当地特色。本次设计以乡村振兴计划为主,发展特色入口广场,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道路改造和广场设计,为当地增加旅游业收入的同时保证吸引人们来此游玩。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重庆市堆金村老旧社区改造设计

作者姓名:段姝婷

指导老师:李霜霜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项目是一个老旧社区改造设计,场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街道堆金村。该场地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堆金村的现状已无法融入城市,急需得到更新建造。该设计致力于为堆金村居民打造一个和谐安全舒适的社区环境,以及融入智能现代化的设计,从而解决堆金村所存在的时代问题,以此满足居民需求。

在设计中,注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保证社区所需的功能性,提升整个社区的秩序感和层次感。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与娱乐需求。将植被覆盖率增加,增添雨水花园的建设,打造海绵社区城市,使社区可持续性发展,在社区发展的同时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综合结合实际情况与居民所需,使此次设计发挥出他最大的用处。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基于“五感体验”下的口袋公园景观设计

作者姓名:巩艳超

指导老师:李霜霜

设计说明: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都居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城市变得拥挤不堪。城市的发展使得田园生活逐渐遥远。如今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快,压力也逐渐增大,城市病成为了普遍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园成为了缓解都市生活压力的好去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城市公园都是规模庞大的,是服务整个城市居民的综合性场所,对于个人而言却不够便利。针对这一现状,口袋公园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以其小巧灵活的特点,成为了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们不仅能够提供一个短暂逃离城市喧嚣的机会,还能在紧凑的城市环境中为人们创造出一片绿意盎然的净土。

快节奏的生活也使得大型公园暴露出弊端,穿插在城市中的口袋公园成为了释放压力散步放松的不错选择。而现如今我国的口袋公园大多千篇一律,使人们得不到更好的体验。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基于公共健康视角下的社区公园康养景观设计

作者姓名:侯丽君

指导老师:李霜霜

设计说明:

项目地总面积为2.5公顷,约37.5亩,四周多为居民住宅区,临近医院,学较,人群分布密集,人流量大。本设计以促进公共健康为目的,基于自然环境的疗愈作用, 着重以“生态康养,健身乐活”的设计理念整合现有空间,因地制宜的设计符合现有环境,遵循精细化、严谨化以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对社区公园的康养景观进行设计。设计概念围绕“健身”、 互动"以及"养生"三个核心为社区居民营造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全方位增强居民的生活体验。目的是建里一个新模式社区公国,融合康养景观的元素,建立一个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又能支持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绿色空间。本设计是从新时代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需求出发,分析探讨社区公园中的生态取向、设计取向、功能取向、管理取向对景观设计建设方面的影响,深入研究城市公共空间在设计层次、元素选择、空间构建等方面的需求。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适老化社区景观改造设计——以长沙市箭弓山社区公园为例

作者姓名:黎诗雯

指导老师:李霜霜

设计说明:本方案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的一个社区公园,根据该社区人群需求和场地现状,设计出满足人们日常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且结合适老化设计原则的场地。方案中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在细节上也充分考虑,如在道路设计上,采用平坦无过渡,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设置警示牌。道路两侧均设置了扶手,保证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并且,道路每间隔一段距离,设有座椅,方便老年人疲乏时能随处休息。铺装上使用方便且牢固的材料园区内种植带有疗愈功能的绿植。同时,设置了充足的照明。该地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原则,整个设计深入人心。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休闲广场改造设计

作者姓名:李广田

指导老师:李霜霜

设计说明:在以桃源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广场设计中,设计策略是以桃花为主,绿植的升级同时也体现出桃源文化当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将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如通过景观、建筑、艺术装置等形式展现。休闲与社交:提供多样化的休闲设施,如亭台、座椅、健身器材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规划社交活动区域,如集会广场、文化活动空间等,促进社区交流。利用公共艺术、雕塑、壁画等形式,讲述桃源故事,传递文化价值。可持续性: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减少环境影响。设计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


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适老化改造设计——以赣州市程龙镇湿地公园为例

作者姓名:钟佳怡

指导老师:李霜霜

设计说明:

本设计的乡村适老化公园的改造设计为响应县域乡村振兴计划,为老龄化社会的公共区域建设出一份力,不让老年人被社会忽视,让环境给人以舒适感和幸福感。关注老年人的同时,通过公园的景观设计,植物布局,设施布置,休息区域等多方面的改造,让老年人及全年龄段的人在公园中享受到适老化改造设计带来的益处,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