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石艺术学院24/2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表演专业师生赴广西开展专业采风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者:抱石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4-06浏览次数:10

 

 为深化课堂教学与实践融合,提升学生民族艺术素养,3月30日至4月5日,我校音乐表演专业33名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赴广西开展为期七天的艺术采风活动。师生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民族节庆、考察自然人文景观、观摩实景艺术演出等形式,探寻八桂大地的音乐文化根脉,为专业创作注入鲜活灵感。


一、启程:千里奔赴,山水为幕启新篇

 3月30日傍晚,师生团队从新余出发,跨越650公里,历经11小时车程抵达桂林。这座以“山水甲天下”闻名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与多元民族文化,成为此次采风的首站。当晚,师生们在桂林休整,为后续行程积蓄能量。


二、文化节庆:歌从山水来,民族艺术绽异彩

 3月31日恰逢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师生们受邀参加秀峰区“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活动现场,壮族山歌、瑶族长鼓舞等非遗展演令学生深受震撼。下午,团队走进两江四湖景区,参与“歌从山水来·民族秀”主题活动。学生在漓江畔聆听原生态对歌,记录侗族大歌的多声部韵律,实地感受音乐与自然、人文的深度融合。当晚,《山水间》歌舞秀以杂技、民乐与现代舞美技术,进一步拓宽学生对民族艺术现代表达的认知。

 大型桂林风情歌舞秀—《山水间》

 欣赏完侗族大歌后学生与演员互动

三、自然馈赠:漓江烟雨淬炼艺术感知

 4月1日,团队溯漓江而上,探访兴坪古镇与阳朔西街。漓江游船上,水墨画卷般的奇峰倒影激发学生创作灵感;蝴蝶泉景区内,侗族芦笙表演与溶洞回响的天然声场,为声音美学研究提供生动案例。当晚,师生共同观摩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刘三姐》,700名演员以山水为舞台,将民族音乐、舞蹈与现代光影技术融合,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印象刘三姐》

四、生态与历史:触摸桂林的文化肌理

 4月2日,团队探访古东森林瀑布群,在“可触摸的瀑布”中体验自然之声的韵律;桂林市博物馆内,战国铜钟、傩戏面具等文物展现千年音乐文化脉络;象鼻山下,学生以即兴演奏回应山水,实践“景乐交融”的创作理念。


 参观《桂林博物馆》


五、侗乡深探:解码音画实景的艺术密码

 4月3日,团队深入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考察风雨桥建筑艺术与侗族民俗活动。当晚,在中国首部侗族风情音画实景演出《坐妹》中,学生系统记录“多耶”舞步节奏、牛腿琴演奏技法及侗族婚俗音乐符号。次日,三江鼓楼的榫卯木构技艺、月亮街的侗布纺织歌谣、侗乡鸟巢的巨型环形舞台设计,为学生理解民族艺术的空间表达提供了多维视角。

 《程阳八寨》

 中国首部侗族风情音画实景演出《坐妹》


 《坐妹》同学们在台上与演员互动


六、归程:以山水为谱,谱写艺术新章


 此次采风活动贯穿“行走的课堂”理念,通过“现场观摩—田野记录—互动实践”三位一体模式,使学生深入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语境与当代转化路径。未来,我校将持续推进“艺术+在地文化”实践教学,助力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探寻中国音乐的时代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