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5月14日,抱石艺术学院在天工校区文科楼四楼演艺厅举办夏布绣宣讲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国家级非遗夏布绣代表性(市级)传承人吴婉菁现场分享。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0后"守艺人"吴婉菁以创新视角解构传统技艺,通过针线起落间的时空对话,为青年学子展开一幅"非遗活态传承"的青春画卷。当古法绣艺遇见新时代创意,课堂化作文化自信的实践场域,在当代青年手中续写"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与突破。讲座伊始,吴婉菁讲到:“我师父张小红老师通过突破夏布质地粗硬的局限,改良工艺、创新针法,让传统麻布焕发了新生。而我这个“学院派”学生,也是在她的引领下,尝试将现代设计融入传统技艺:用夏布绣制卡通龙、开发文创箱包、设计国潮饰品……使夏布绣这门古老艺术“跳出”画框,成为时尚宠儿。”当代青年也应当不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触摸中华文化脉络,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非遗正青春,要用‘年轻心’吸引年轻人。讲座过程中讲到吴婉菁老师的人生转折故事令人动容,她从一名银行职员到成为非遗传承人,这一跨越行业的选择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担当。她辞去稳定工作后,全身心投入夏布绣传承事业,在婆婆张小红的指导下,日以继夜钻研针法技巧,凭借精湛技艺创作出众多获奖作品,让夏布绣重新焕发生机。她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积极探索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技艺,开发出500余款夏布绣文创产品,让古老技艺走进现代生活。同时,她积极开展公益培训,培育上万名绣娘,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她还主动走进校园、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非遗文化,让夏布绣成功“破圈”,吸引更多人关注。她用坚守与创新,让夏布绣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也让传统技艺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
当代青年需传承吴婉菁以针为笔绣出的文化自信,以创新思维拓展传统技艺边界,以奉献精神带动更多人投身文化传承。吴婉菁的经历启示青年,每个人都能成为传统文化守护者,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奋斗篇章。
最后,吴婉菁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与在场的青年共勉: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同时,吴婉菁老师鼓励青年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用心用情创作一批展现中国文化精髓并兼具国际语言的艺术精品,用最有力的特色文化语言,向世界解说中国,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绽放异彩。悠久的文明、年轻的身影,共同构成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图景。当更多青春力量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的赓续和传承将更加有力。
这场宣讲活动是非遗文化与青年成长的深度融合。它以夏布绣为媒介,让青年学生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魅力与时代使命。站在历史新起点,江工青年学子应以吴婉菁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青春与智慧为老手艺注入新活力,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中,争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让青春力量持续燃烧,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磅礴力量。